移民6年 劉健榮獲10萬獎學金
2005年從北京隨家人移民抵美的劉健(見圖,本人提供),曾經獲得「明日公民領袖」公共政策獎學金計畫(Civic Leaders of Tomorrow Public Fellowship Program)、學生領袖獎(leadership awards)等多個獎項,最近又獲得「美國下一代數學」數學老師獎學金計畫(Math for America Fellowship)10萬元獎學金,將進入紐約大學繼續攻讀數學教育研究生。
劉健表示,他從初中開始就很想當老師,他覺得教學生數學不僅僅是簡單的運算,而是一種數學語言、思考方式及邏輯推理的綜合能力。劉健在紐約市立大學主修數學教育系,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。當時從北京移民來美不到三年,以第一名的成績在曼哈坦下東城高中(Lower East Side Preparatory HS)畢業後,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該市立大學教師學院(CUNY Teacher Academy)主修數學教育,在校期間經由學生服務項目擔任數學及物理輔導員,多次在紐約的公立學校做過實習教學。
很多華裔學生限於模板印象或父母的壓力,大多選擇數學或工程專業,但劉健認為華裔學生不應該只是侷限這幾個固有的領域,而且華裔學生也並不是真的在這些領域就比別的族裔學生優秀,所以他認為華生最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合適的專業及項目。一開始他也以為數學和英語水平沒什麼關係,但是進入大學後他發現其實數學也要求很高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,尤其是應用題,他剛進入大學的時候,老師批改他的作業改的都是語法甚至標點符號。
劉健表示,父母來美時年紀已大,不懂英語也沒有特殊的技能,只是為了給自已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才堅持留下來。正因為如此,他比其它同齡學生更早地分擔父母的家庭責任,包括開銀行帳戶、交水電費、煤氣費、電話費等,也這些幫助他逐漸變得獨立,獨立地去思考自己的學習規畫甚至職業生涯規畫,並堅定地執行這些計畫。
剛來紐約不久,劉健便通過朋友介紹進入了亞美兒童與家庭聯盟(CACF)做義工,參與多項社會活動。他表示這次獲得10萬元的獎學金也要感謝亞美兒童與家庭聯盟負責人給他寫的推薦信,他認為回饋社區是他以後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,因為他在剛來美國的時候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。他表示當老師也許不能讓他變得富有,但是他回饋社會的一個選擇,因為好的教育能幫助一代人,或許他們的生活將因此改變。
美國和中國教育最大的不同,劉健認為是在社會經驗的比重上,中國人認為最重要的分數,只是在別人不認識你之前的一個符號、一個敲門磚,其實在本科、研究生及各種獎項的申請過程中,尤其是進入面試階段後,社會經驗、社區活動及志願者參與等,都是更為重要的部分。
更多新聞
移民6年 劉健榮獲10萬獎學金 | Jul 14, 2011
Read more: 世界新聞網-北美華文新聞、華商資訊 - 移民6年 劉健榮獲10萬獎學金
http://ny.worldjournal.com/view/full_nynews/14708116/article-%E7%A7%BB%E6%B0%916%E5%B9%B4-%E5%8A%89%E5%81%A5%E6%A6%AE%E7%8D%B210%E8%90%AC%E7%8D%8E%E5%AD%B8%E9%87%91?instance=nybull_news
劉健表示,他從初中開始就很想當老師,他覺得教學生數學不僅僅是簡單的運算,而是一種數學語言、思考方式及邏輯推理的綜合能力。劉健在紐約市立大學主修數學教育系,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。當時從北京移民來美不到三年,以第一名的成績在曼哈坦下東城高中(Lower East Side Preparatory HS)畢業後,獲得全額獎學金進入該市立大學教師學院(CUNY Teacher Academy)主修數學教育,在校期間經由學生服務項目擔任數學及物理輔導員,多次在紐約的公立學校做過實習教學。
很多華裔學生限於模板印象或父母的壓力,大多選擇數學或工程專業,但劉健認為華裔學生不應該只是侷限這幾個固有的領域,而且華裔學生也並不是真的在這些領域就比別的族裔學生優秀,所以他認為華生最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合適的專業及項目。一開始他也以為數學和英語水平沒什麼關係,但是進入大學後他發現其實數學也要求很高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,尤其是應用題,他剛進入大學的時候,老師批改他的作業改的都是語法甚至標點符號。
劉健表示,父母來美時年紀已大,不懂英語也沒有特殊的技能,只是為了給自已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才堅持留下來。正因為如此,他比其它同齡學生更早地分擔父母的家庭責任,包括開銀行帳戶、交水電費、煤氣費、電話費等,也這些幫助他逐漸變得獨立,獨立地去思考自己的學習規畫甚至職業生涯規畫,並堅定地執行這些計畫。
剛來紐約不久,劉健便通過朋友介紹進入了亞美兒童與家庭聯盟(CACF)做義工,參與多項社會活動。他表示這次獲得10萬元的獎學金也要感謝亞美兒童與家庭聯盟負責人給他寫的推薦信,他認為回饋社區是他以後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,因為他在剛來美國的時候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。他表示當老師也許不能讓他變得富有,但是他回饋社會的一個選擇,因為好的教育能幫助一代人,或許他們的生活將因此改變。
美國和中國教育最大的不同,劉健認為是在社會經驗的比重上,中國人認為最重要的分數,只是在別人不認識你之前的一個符號、一個敲門磚,其實在本科、研究生及各種獎項的申請過程中,尤其是進入面試階段後,社會經驗、社區活動及志願者參與等,都是更為重要的部分。
更多新聞
移民6年 劉健榮獲10萬獎學金 | Jul 14, 2011
Read more: 世界新聞網-北美華文新聞、華商資訊 - 移民6年 劉健榮獲10萬獎學金
http://ny.worldjournal.com/view/full_nynews/14708116/article-%E7%A7%BB%E6%B0%916%E5%B9%B4-%E5%8A%89%E5%81%A5%E6%A6%AE%E7%8D%B210%E8%90%AC%E7%8D%8E%E5%AD%B8%E9%87%91?instance=nybull_news
Comments
Post a Comment